标签: 未来智库

人工智慧行业研究:AI 产业投资机会梳理
壮森科技Lab
- 0
(报告出品方:德邦证券)
策略研判: 春季攻势延续,继续拥抱大科技、AI
我们《3月,应对倒春寒 》中提示,大类资产联动指标冲高以後下行,第一波预期修复行情歇脚,酝酿第二波,3月12日《无惧倒春寒》提示,普林格高频同步指标回落,复苏基础仍需夯实。普林 格周期复苏阶段,权益、中游制造占优,寻底反攻,继续以超跌 政策受益 景气向上的大科技为抓手。
1)大科技去年超跌,市场寻底反攻期存在反转效应。在2005、2008、2012、2018年这四个阶段,各行业在触底前的跌幅与触底以後的上涨有负相关关系,即之前跌幅越大的公司往往之後涨幅越高, 具有反转效应。而这与市场反转的逻辑也是一致的:市场下跌是由於衰退/衰退预期影响,市场反弹主要原因是由於此前压制市场的负面因素缓解,症结发生改变。大科技2022年超跌,反攻阶段 弹性高。当前阶段TMT已达交易占比高点,交易高点会加剧博弈但并不意味着行情到达终点,对於前期机构参与度并非太高且快速上涨的主题性行情,有力度的回调或为布局时机。
2)长期政策受益,短期政策频出、产业变革催化不断。国家政策层面,二十大报告点明中长期科技 制造、科技 安全的政策支持方向,今年2月《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发布,确定数字 中国建设框架;产业方面,OpenAI推出聊天机器人ChatGPT、百度官宣「文心一言」 、复旦大学发布了类 ChatGPT模型 「MOSS」 、华为即将上线盘古大模型,产业层面催化不断。
3)大科技盈利/估值/情绪均具备相对优势。估值维度,7大科技行业2023 年预期PE估值分位处於历史相对低位,安全边际仍旧较足;盈利维度,以预期的行业盈利增速情况作为辅助参考,目前市 场对於7大科技行业23年的盈利预期较23年1月底大多继续提升;交易维度,目前大科技板块多数行业的基金持仓比例处於较低位置。
拥抱大科技:紧握数字经济顶层设计,深入理解「四化框架」
数字经济行业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2016年以後进入全面数字经济时代。 数字经济发展历程可追溯到20世纪 40-60年代,以电子计算机诞生为标 志。20世纪70年代起,电子计算机 逐渐小型化,个人电脑研发上市, 数字经济行业进入个人电脑时代。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万维网发明, 数字经济进入PC互联网时代。2007 年,随着苹果智能手机iPhone上市, 数字经济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2016年,AlphaGo围棋战获胜,人 工智能等技术高速发展,社会迈入 全面数字经济时代。
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不 同,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均发生了重大变革。 …
Read More
全球消费电子龙头苹果专题研究报告
(报告出品方/作者:复星财富,李晓翀,刘斌)
01、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智能手机
发展趋势:全球智能手机渗透率已达到较高水平,2017年出货量见顶後从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目前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已形成三星、苹果加上国内主流 手机厂商为主导的格局。随着手机创新乏力,用户换机需求降低,根据Counterpoint,全球手机用户平均换机周期已超31个月,远超此前业内普遍认同的18- 24个月。短期来看,手机高端化和5G手机渗透率的提升会提高手机ASP,同时智能手机渗透率较低的新兴市场仍存在较大机会。
市场规模:根据Counterpoint,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7年达到顶峰,年出货量为15.66亿台,此後逐渐成下滑趋势,2022年全球出货量为12.27亿台, 2017-2022年CAGR为-4.8%;从销售额来看,近五年波动较大,随着5G手机出货量占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比重逐年提升并於2022年1月首次超过4G手机出货 量占比,手机APS提升显着,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额达4480亿美元。
竞争格局:经过数年的行业洗牌和整合後,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目前全球前五大厂商几乎占据70%的市场份额。三星凭藉机海战术,产品覆盖高、中、低 端市场,2011年之後始终保持全球市占率第一;苹果在华为无法获得先进位程晶元代工後抢占部分华为高端市场份额,市占率在2019年下滑至全球第三後於 2020年重回全球第二,而国内小米、OPPO、VIVO则位居3-5名;华为由於被美国制裁,无法获得代工厂代工高端晶元,手机业务下滑明显,已退出前五大 厂商行列。
高端市场: 结构:根据Counterpoint,对於平均售价大於等於400美元的高端智能手机,其ASP在2022年Q2达到780美元,同比增长8%;从结构来看,ASP ≥600美元的 智能手机占高端手机市场比重从2021年Q2的64%提升到2022 Q2的75%;400美元 ≤ ASP ≤599美元区间的智能手机占比下滑明显;智能手机高端化进程显着。 格局:苹果始终保持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稳定份额,占比在2022年Q2达57%,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且明显拉开与三星等其他厂商间的差距。国内厂商如 小米、OPPO、vivo由於在早期主打中低端市场和性价比,在高端市场开拓方面较为困难。
行业分析-平板电脑
发展趋势:回顾平板电脑发展历程,苹果於2010年发布第一代iPad後,各厂商纷纷跟随发布新产品,行业在2010-2013年爆发,根据Gartner,平板销量从 2010年的1760万台增加到2013年的1.95亿台,期间CAGR为123%;2014年全年销量增速大幅放缓,根据IDC,2014年全球平板销量同比增加10.5%,2015年开 始销量出现负增长。随着手机朝向大屏化发展,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大屏手机而减少对平板的需求。未来预计行业周期性会不断加强。
市场规模:根据IDC,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在2022年达1.63亿台,同比下滑3.3%;总体来说,出货量呈现上下波动,近五年来看,2017-2019年呈现下降趋势, 2020-2021年受疫情影响,居家办公、远程教育等新模式带动下游需求增加,为平板电脑出货量的回暖提供动力,2022年行业在经历两年的上行後开始下行。 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高,前五大厂商占据全球75-85%的份额;其中苹果一家独大,占据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份额,其市场份额在2022年Q4一度达到49%; 三星作为追赶者始终保持市占率第二的位置,亚马逊、华为、联想的市场份额分占3-5位。
行业分析-PC
发展趋势:PC行业发展较为成熟,出货量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受疫情影响,下游需求得到刺激,2020年出货量呈现较快增长;随着通胀加剧和全球经济疲 软,进入2022年後PC行业疲软的态势愈发明显,根据IDC,PC产品的ASP从2020年Q1开始连续五个季度上涨并在2022Q1达到910美元的峰值,而ASP在2022 年Q2则出现下降,厂商不得不通过价格优惠来降低库存。预计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PC行业仍会经历下行。
市场规模:根据IDC,2022年全球PC出货量为2.92亿台,同比下滑16.5%,在2021年高增长後回落。分季度看,2022年Q1、Q2和Q4出货量环比均呈下降趋 势,2022年Q4出货量为6720万台,环比下降9%。 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高且格局稳定,前五大厂商合计占据约75-80%的份额,联想、惠普、戴尔等传统PC厂商占据前三甲,2022年Q4三家厂商的市占率分 别为23%、20%、16%,苹果以11%的市占率位居第四。
行业分析-可穿戴设备…
Read More
餐饮供应链行业专题报告:常青赛道,拐点显现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泰君安证券,訾猛,李梓语,徐洋,李美仪)
核心观点:
餐饮供应链:成长无虞,复苏渐至,随着食品工业技术及冷链物流等基础硬体桎梏的逐步摆脱,中长期来看,在餐饮连锁化率持续提升从而使得降本/增标准化 诉求日益提升以及居民端生活方式变化驱动便捷高效烹饪方式逐步发展的带动下,我们判断餐饮供应链成长空间广阔;短期 来看,在疫情管控放松带动下,参考海外经验,我们判断餐饮业整体将迎来复苏,餐饮供应链将因此受益,其中快餐供应链 韧性凸显。
速冻&预制菜:多点开花,龙头占优,我国速冻食品规模达千亿级,B端复苏将至、C端升级可期,其中速冻面米C端集中度高,速冻火锅料制品进入存量时代、集 中度有望提升,预制菜仍处蓝海、先发企业有望享受行业红利。调味品:需求边际复苏,拥抱龙头成长性,行业稳健扩容,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近几年主要细分龙头企业均开始发力於下线市场,通过不断提高渠道覆盖率来挤 压中小竞品、获取超额收益。展望疫後,基础调味料及复合调味料景气度均有望边际复苏,结构升级大势延续,量价齐升扭 转行业颓势。
冷冻烘焙:渗透率逐步提升,行业景气正当时,消费升级驱动我国烘焙行业往现烤方向发展,冷冻烘焙助力降低下游饼店成本及解决连锁化过程中的标准化痛点,渗透率因 此有望显着提升,同时对标海外,我国冷冻烘焙渗透率提升空间广,我们测算2021-2025年行业规模CAGR有望达到25%。
01、餐饮供应链:成长无虞,复苏渐至
核心逻辑:冷链发展叠加下游需求结构变化。我们认为,餐饮供应链发展的核心逻辑在於: 1)供给侧:食品工业技术、冷链物流体系快速发展。 2)需求侧:① 中长期逻辑–B端提效降本、C端便捷烹饪趋势明确,② 短期逻辑–疫後餐饮修复,门店扩张/产品创新加速。餐饮供应体系庞杂,价值链横跨上中下游。餐饮供应链涵盖上中下游三个环节:1)上游主要为粮油调味品、肉类蔬果等原 材料;2)中游生产加工环节玩家较多,既有以此为主业的预制菜企业(广义),也有上游向下延伸的加工企业、下游向上 延伸的餐饮企业,以及跨界进行生产的平台型企业;3)下游渠道分BC两端,B端以餐饮、酒店等渠道为主,C端直接面向 终端消费者、包含各类零售渠道。
中游主要提供预制产品,市场参与者布局不同环节。餐饮供应链中游主要生产预制产品。市场上对於预制菜的普遍定义, 是指将农、畜、禽、水产品等主要原材料及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形成的成 品或半成品,从加工深度和食用方式可将其划分为即配、即烹、即热、即食四类,市场参与者主要为专业预制菜企业、速 冻食品/冷冻烘焙企业、中央厨房/食品工厂、复合调味品企业等。
供给侧:冷链物流发展
食品工业技术日趋成熟,冷链物流快速发展。从供给侧来看,进入21世纪我国食品工业技术稳步发展,尤其是2011年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後,居民对速冻等预制产品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与之适配的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据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公路冷链运输车保有量已达34万辆、低温仓储业冷库容量接近7500万吨,2011-21年二者复合增速分别达27%、16%,为食品供应链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硬体支撑。
1.2、需求侧:需求结构变化
下游需求分化,餐饮供应链中长期 短期逻辑兼具。最初餐饮供应链以家庭消费为先导条件兴起,後随着餐饮渠道租金和人 工成本压力上升以及餐饮连锁、小吃快餐等业态加速发展,中上游食材生产加工行业愈发成熟。具体来看:1)中长期逻辑: B端连锁餐饮、外卖等业态兴起,下游提升服务水平、提效降本诉求强烈;C端居民生活方式变化,便捷化烹饪需求增长。 2)短期逻辑:疫後餐饮业恢复门店扩张(同店改善 拓店),产品创新加速,带动餐饮供应链中上游增长。
我国餐饮市场规模庞大,细分领域多样。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以及生活节奏加快,我国餐饮规模显着扩张,数据上看 2022年社零餐饮总额达到4.39万亿元、同比略降6.3%,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10-22年复合增速7.9%。未来消费升级 叠加城镇化率提升有望进一步推动餐饮规模增长。细分来看,中国餐饮市场主要分为中式餐饮、西式餐饮及其他餐饮三大 领域,其中中式餐饮占比最高,2021年约占80%。而中式餐饮菜系十分丰富,其中火锅、川菜、粤菜等中式正餐厅占比为 70%,中式快餐厅及其他占30%,行业格局较为分散。
外卖费控压力大、时效性强,提升效率成为「刚需」。对外卖餐饮而言,其本身面临较高的原材料、人工和租金成本,并 …
Read More